先不說我們作為跨境電商的局內人所掌握的信息啊,我們來盤這么一個邏輯:
如果培訓方真的在跨境電商方面極有建樹,那么正常邏輯應該是繼續擴大其在跨境電商方面的業務啊。
但是他們沒有擴大跨境電商業務,而是做了培訓,那么符合邏輯的就有兩個可能:
第一,跨境電商業務受阻,不得不用現有資源開拓其他業務線。如果是這個邏輯,他們的培訓就沒必要去了,畢竟他們自己還沒玩明白呢。
第二,業務擴大受阻,不得不通過培訓的方式吸納和培訓新人。那么這種情況他們肯定就不是培訓幫助誰創業,而是用某種資源把參加培訓的人吸納入其組織之內,之后讓參加培訓的人轉變為他們的“加盟商”,或者甚至就是吸納成新員工。
所以說白了,這種培訓方想找的根本不是什么希望創業或做副業的學員,而是待割的韭菜和待PUA的員工或加盟方。
再說回來舉個例子,為什么新東方的老師當年回國做英語培訓?最簡單地說,人家在英語方面有實力然后英語在國內的市場足夠大。那么反觀跨境電商的培訓呢?這道理不是一樣嗎?在他們眼里跨境電商的市場還沒有國內的培訓市場大呢?
蝦皮作為出口跨境電商的主流平臺之一,今年六月大批裁員,一年之內印度,法國,西班牙等站點相繼停止運營。
亞馬遜這個平臺不多介紹了吧,營業額流失從而試圖轉型視頻帶貨,但是亞馬遜從視頻平臺和社交平臺挖來的網紅們業績數字平平,甚至還有沒cover亞馬遜挖人的成本。另外幾次封號事件,賣家賬號凍結事件,還有德國整理稅務違規,負面說法一浪接一浪。
今年深圳跨境電商展會上,物流,Saas,供應鏈服務商占整體參展人數的四分之三,基本上就是同行大聚會。而且服務商們無論怎么打折,其價格都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。
在這種情況下,能說出“出口跨境電商現在很好做很賺錢”這種話的人真的不可信,但他們心里其實很清楚為什么他們要這么說。
打開抖音,或者B站,搜索跨境電商,大部分的視頻都在告訴你小白可以做跨境電商,跨境電商好做,跨境電商能賺大錢,甚至可以辭職來做跨境電商。然后在你私信或評論之后你就會發現他們就是賣課的。
做跨境電商的在國內賣課,這個玩法是不是太諷刺了。
而且他們一般會給小白們一些幻想,擺出幾個月入上萬的“優秀學員”,之后告訴你大部分學員都已經開起來了自己的跨境網店。這個話其實確實不能算騙,只是一個單純的信息不對稱。
首先,幸存者偏差是存在的,一個培訓機上百上千的“韭菜”里總有一兩個聰明的有靈性的,他們其實就是這些培訓機構的招牌,至于他們培訓的內容在多大程度上成就了他們的高薪,這事兒根本是說不清,他們的成功與培訓機構之間有多大因果關系也沒法說的清楚。
其次,這個“大部分學員”都開起了自己的網店這個說法其實很欺負不懂行的人,我們得說,其實像亞馬遜啊Ebay啊這些平臺其實是希望更多商家來入駐給他們交租子的,其實申請個店不難。真要說的話,申請網店最大的門檻可能就是英語和怕麻煩的心態。
而且就我們掌握的信息,很多機構的培訓內容都是摘自一般的市場營銷內容,或者說傳統淘寶電商的運營技巧。當然也有更過分的教“捷徑”的,比如怎么刷單,怎么寄小卡片要好評,怎么復制粘貼其他人的爆款——反正就是那些大平臺命令禁止的,他們也會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