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以為跨境電商是個時髦的新概念,但如果你梳理下這幾家上市公司,會發現最早在05年就有公司布局。今天說的不包括京東淘寶亞馬遜等地球人都知道的,而是你沒怎么聽過的。就算你沒怎么聽過,人家也是上市公司,管窺一斑的話也能汲取一絲經驗,或者教訓。
1.聯絡互動(002280)
旗下自有電商平臺new egg已在納斯達克上市,據說是北美第二大科技類電商平臺。打開后不難看出,典型的2C類型,縮小版的類亞馬遜風格。
關鍵的關鍵是:就算你再沒怎么聽過,就算再小,平臺是人自己的,自己能定規則不受制于人的。你有他有不如我有。
星徽股份(300464)
主業是五金制造。能將滑軌、鉸鏈這些不是太高大上門檻不是太高的產品做到上市,一定有它自身獨到之處。2018年斥資15億收購澤寶技術,正式進入電商領域。然而,澤寶的網站今天已經無法打開,滿屏講的都是因亞馬遜封號而導致的巨虧。2021年說是就虧了15億。估計當年收購時也是看中了電商的渠道,只可惜平臺不是自己的。
亞馬遜ebay是好,但也說翻臉就翻臉,反過來說,自己建個平臺又談何容易…
安克創新
主業是充電器移動電源音頻設備等電子產品。銷售渠道也是耳熟能詳的eBay亞馬遜沃爾瑪等等。特別之處是發展了自己的品牌,而沒有選擇貼牌,設計、技術、商業結合的比較出色,所以成功避開了亞馬遜封號風波。同時從36氪對董事長的訪談中,能體會到情懷感
所以說,即便大家都是在這幾個平臺混的,個體選擇的細分路徑也是不同的,選品牌策略的就沒事
跨境通
原來的百圓褲業。14年收購環球易購算是入行電商。當年也分別開發了服裝和電器類的自有平臺,但估計內部管理或資金使用有問題,又是st又是造假、官司的…這個只能說是教訓了
做服裝也是做,做電商也是做,但在重大利益或者誘惑面前,人心人性似乎都是一樣的,沒太大差別
華鼎股份
主業是紡織化工錦綸產品。22年花29億收購深圳通拓科技,籍此算作電商股。打開通拓科技網站,給人感覺更像是教你如何在eBay,wish,Amazon,shopee這些大平臺上開店運營的。
培訓教書是一回事,把東西賣出去的商人是一回事。當然也許有人二者得兼,29億可不是小數,時間太短,拭目以待。
天澤信息
主業是互聯網軟件開發。17年34億收購有棵樹,在21年亞馬遜封號之前估計電商業務做得還不錯。風暴來時則深深體會到切膚之痛。近400個亞站點被關,1億多資金凍結。亞給出的理由是涉嫌侵權假冒仿造等
估計所有的被收購公司在許身之前都自詡我們把amazon eBay都研究透了,但唯獨沒想到有一天平臺會封號。當然出錢收購的人估計也沒想到
華凱易佰
主業是展館展覽設計。21年收購易佰網絡,致力于做跨境電商界的華為。易佰網絡據介紹專注于出口,看招商品類的話也是涵蓋很多,但具體平臺長什么樣無從得見。值得關注的是它是21年屈指可數的電商收入大幅增長的公司(假設披露數字都是真實的)
公司的策略是“小批量,多批次,低成本快速試錯”。最后兩個字很值得琢磨。
蘭亭集勢
紐交所上市。自有平臺,打開后也是感覺像縮小版的亞馬遜
當然也許老外的平臺品牌集中度不像我們這么高,也許確實人家也在做大做強的過程中
洋蔥集團
紐交所上市。有自己的平臺洋蔥o'mall,貌似側重于指導創業者開店入住,同時提供包裝,品牌打造等服務,兼有制造。
僅從網站上看,洋蔥有點一下子讓人看不懂的感覺,仿佛什么都做
新維國際
香港上市公司。其自有DX.com平臺據說05年就已設立,據說也有百萬客戶和供應商,面向南美歐美等。
別管大小,別管科班出身還是半路出家,這十家都鼓搗上市了。經驗也好,教訓也罷,也都足夠讓我們在入行前細細品味一番。有意思的是如果讓我選這十家公司的股票買,我一定按價格從高到低的順序考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