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尚保稅
我朋友看中了一款電腦,4月份價格是5699,但是他一直想等到618買總覺得會更優惠,五月中旬時發現漲價到6000多了,然后又看到了一家店鋪他的價格是5699,但是要付200的定金,難道618真的只是套路嗎?
在我看來,所謂的大促只是商家將利益降到了最小。一些店鋪618、雙11的銷量可能比整年除此之外銷量整合都要高,如果大促沒有利益,那這些店鋪一年都在瞎忙乎著什么,演戲嗎?
那么618的商品到底便不便宜?咱們來看看具體情況分析。
第一種情況就是618活動商品真的便宜,只是優惠力度沒有宣傳中的大。店鋪宣傳可以是直降1000,前提是漲價之后的降價,最后與以往相比平常只是降400左右。
第二種情況是618活動商品沒有便宜,但也沒有漲價。618大促往往有價格申報要求,一些商家為滿足條件,提前進行漲價,活動當天再降價,這實際上是沒有任何的優惠的。
第三種則是在618活動的時候,商品沒有便宜,反而比平時還要貴。在活動前和之后都可以用更加低的價格入手,所以在活動期間購買簡直是自找麻煩。
總結:為參與京東618商家手法不一,存在漲價降價后的優惠、也存在漲價降價后的平常、亦存在漲價后的無降價。
消費者不傻,以前確實有提價再打折的現象,但是現在消費者并不會為此買單了,618作為一個大的電商節,商家會拿出一部分產品來做活動,利潤很低,比平時買劃算很多,但是618會走量,在一個一個產品吸引你來,這個產品不賺錢,用其他產品賺錢啊,商家也不傻,不會做賠本買賣,但是對消費者來講,均價確實是比平時便宜。
一般一些日用品可以做大活動的時候屯著,至于其他的東西,按需購買吧,平臺再怎么做活動,再怎么刺激消費,也要自己需要才買,千萬不要沖動型購買。